close
【聯合晚報╱鍾張涵】

要走上世界第一的舞台,需要許多環環相扣的元素,要有人才、資源,要政府及社會都正視其發展,才能打造完整、成功的環境。但多位星海及LOL選手都說,台灣連發展體育都如此辛苦,何況電競?因此,悲觀者眾。

我兩年多前開始追蹤台灣電競產業,聽政府說扶植、看政策推「文創」,卻也看著結合科技娛樂、明星、商業及觀光效益的電競,這一年來風起雲湧、動盪不安;雖有如日中天者,卻亦有戰隊解散、選手離開。

韓國電競已列正式體育項目,主攻文創的韓國文化產業振興院底下設有「遊戲產業開發院」,以政策扶植、鼓勵企業贊助;韓國國會甚至通過電子競技振興法,做為韓國文化觀光部發展電競及宣傳的基礎。在完整的金援及訓練下,韓國電競選手實力常居世界前列。

台灣電競去年僅取得「特定承認運動項目」,且僅限「亞洲室內暨武藝運動會」這項國際賽事。體育署指出,只要在該賽事奪前三,選手可取得「甄審」升學資格,未拿前三的國手可取得「甄試」資格。但即使有甄審或甄試資格,亦不保證各校提供升學名額。另外,電競沒有替代役,替代役只有亞奧運項目才有。

MiSTakE說,沒有政府大力支持,社會觀感不會改變,韓國就是一大例子,當政府大力推動,社會才會以另一種目光看待這個行業。

但台灣電競國手盼不到更好的支援,只能在有限青春內盡力而為,然後開始思考生涯規畫,據了解,有考慮投身賽評、教練者。MiSTakE甚至說,若投身電競業,相信自己有良好本錢,但因為喜歡嘗試與突破,所以不排除轉換跑道、增加視野,退休後可能從事餐飲服務業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平板電腦推薦2013 的頭像
    平板電腦推薦2013

    數位達人平板電腦推薦2013

    平板電腦推薦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